2016年12月23日 11:36 来源:学习中国
农,天下之大业也。”“三农”工作一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撬动了现阶段强农兴农的支撑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农业结构。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调研。这是4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向村民们问好。
优化产品结构。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了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的现象。出现国外的奶粉、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而国内价格伤农事件频出,甚至出现了“奶农倒奶”等极端情况。问题出在供给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精端产品稀缺。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从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产品供需结构严重失衡。一是缺品类,想要国内也买不到;二是缺高端产品,有的品类大部分靠进口,有的甚至100%靠进口;三是量的失衡,有的品类过多、有的低端产品大量过剩。习近平指出:“我国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一些供给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牛奶就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信誉保障的要求,大豆生产缺口很大而玉米增产则超过了需求增长,农产品库存也过大了。”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市场缺、销路好、质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调减滞销品种生产;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度。当前突出的是适度调减玉米等供过于求的农产品生产,推进粮改豆、粮改饲,促进供求平衡。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科学开发各种农业资源,不仅要盯着耕地、盯着粮油调整,而且还要盯着山海、盯着林草调整;统筹粮经饲发展,推动肉蛋奶鱼、果菜菌菇全面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供给。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发力,推升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门槛,形成品牌担保品质、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激励机制。
优化产业结构。当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挖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潜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拉动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体化经营,整合产业链、共享价值链,发展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加强政策扶持,支持发展农产品储运加工营销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结构合理化。要抓住电子商务引发营销革命,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方位变革,让各地农产品搭上电子商务的“无形之网”,形成跨地区产业链。充分利用我国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契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把这种休闲性、体验式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好,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增收。目前每年全国到乡村旅游者超过18亿人次,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多万家。乡村旅游既推动农业功能拓展,又有力地推动农业营销方式的变革。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促进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优化区域结构。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推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要完善扶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政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区域品种结构优化要稳定基本面,重在“边际调整”,对生态问题突出地区、气候不适宜地区有计划地进行一些退耕、休耕、轮作,促进产品供求平衡的改善,增加生态产品供给。习近平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他强调:“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他还强调:“要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影响农民收入前提下,在有关地区开展轮作试点和休耕试点。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稳定农民收益。”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个别品种供过于求背景下的调整改革,是在全国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产区基本形成下的调整优化,绝不能在大的区域品种结构上搞颠覆性的改革,不能搞大范围的区域再平衡,以避免造成较大的生产力破坏和农民损失。因此,粮食主产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重在“内涵式”调整,着力调优品质、节本增效,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农业模式。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新理念出发,明确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特别是针对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过大和国家库存水平过高等问题,要求“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今年以来,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得到优化。农业部已确定2017年要继续调减玉米1000万亩,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稳生猪、兴奶业;逐步减少近海养殖,规划和发展“海洋牧场”,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优化经营结构。优化经营体系结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要在稳定完善农户家庭经营基本格局基础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规模经营产出比高、抗风险能力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规模经营,近几年土地流转呈现出快速推进势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今年5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习近平强调,“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既要发展土地流转型的规模经营,又要发展服务引领型的规模经营,形成多元复合、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格局。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以提高营运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整体竞争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要讲求规模有“度”,要与当地脱贫攻坚和带动一般农户增收相结合,防止农业规模经营上人为“垒大户”,加剧土地等生产资料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影响一般农户就业增收,造成农村两极分化。特别是在当前农民工外出务工形势趋紧、下岗返乡增多的背景下,不能搞人为求大的经营规模。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服务引领型规模经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实现统种统收、统防统治甚至统销统结,让单个小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让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带动贫困农户和一般农户脱贫、增收。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规模适度,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要让农民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经营结构,把促进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和带动一般农户增收结合起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现代农业发展的“金钥匙”,是牵动现代大农业产业链的“牛鼻子”。习近平指出:“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